在重庆市彭水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联合乡同联村的帮扶工作告一段落后,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城市治理学院“青春筑梦,薪火乡传”实践团继续延伸实践足迹,走进彭水红军渡与蚩尤九黎城,在红色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浸润中深化实践感悟,为此次三下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实践团首先来到彭水红军渡,这里曾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站点,承载着革命先辈与当地群众鱼水情深的红色记忆。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聆听了当年红军路过彭水时,帮助老乡挑水、种地、救治伤员,以及老乡们为红军送粮、当向导的感人故事。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让大家深刻体会到革命年代军民互助的深厚情谊。实践团成员还在红军渡纪念碑前重温入团誓词,立志将这份“为民服务”的红色精神融入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以实际行动传承革命先辈的初心使命。

随后,实践团前往蚩尤九黎城,沉浸式体验苗族特色文化。在这座集苗族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群中,团队成员重点学习了苗族特色建筑的构造与寓意,从吊脚楼的精巧设计到九黎宫的宏伟布局,无不感叹苗族先民的智慧。

此外,实践团还参观了苗绣、苗族银饰制作现场。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大家近距离观察苗绣的一针一线、银饰锻造的一锤一凿,了解这些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与文化内涵。精美的图案、复杂的技法,让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更加意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
活动最后,实践团从彭水西站启程,返回重庆东站,圆满结束了本次三下乡实践之旅。此次行程不仅让团队成员在帮扶中践行了社会责任,更在红色教育与民族文化探寻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青春筑梦,薪火相传”实践团表示,将把此次实践中的所学所感转化为前进动力,继续关注乡村发展,用青春力量助力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让“三下乡”的意义在实践中持续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