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活动
人工智能学院实践团点亮乡途(四):助力乡村教育,传承非遗经典
  • 作者:
  • 编辑:王毅

7月12日-17日,人工智能学院“编程人生”志愿服务团走进涪陵区珍溪镇兴盛社区开展“青春助力珍溪,数智赋能乡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了为期六天的人工智能、绘本讲演、非遗传承等主题的公益课程,丰富乡村孩子的暑期生活,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探索人工智能世界

实践团成员精心设计了适合小学生的人工智能编程课程,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实践,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编程的魅力。课程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更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亲手编写程序,操控机器人运作,亲身体验到了编程的乐趣和成就感。

当孩子们成功让机器人运作起来时,他们的脸上洋溢出无法言喻的喜悦。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编程,原来编程可以这么有趣!”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他成功编写了一个让灯光闪烁的程序,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

非遗文化传承匠心

在这几天的课程中,成员们还精心准备了绘本故事、非遗手工课堂等课程。非遗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从“非遗是什么”“非遗有什么”出发,讲解了我国非遗文化的独特浪漫和独特的文化情怀,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让孩子们对非遗传承有了初步的认识与理解。随后,实践团精心安排了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亲自尝试制作漆扇与脸谱。

本次丰富多元的课程填补了乡村儿童的暑期生活,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大学生志愿者来说,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增强社会责任感与服务意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与教育公平发展。

文:鲁孔姗、周宣伊、万庆

图:魏婷婷

一审:刘晨

二审:胡君

三审: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