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活动
青春赋能家乡 智行点亮故土——人工智能学院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风采展示
  • 作者:
  • 编辑:王毅

青春的航向始终朝着热爱的方向,家乡的期盼永远牵动赤子的心房。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学院的学子们怀揣知识与热忱,重返家乡,他们带着年轻的活力与新鲜的思路,穿梭在社区街巷、田间地头,或是协助整理基层信息,或是帮家乡群众解决生活里的小难题,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学子的“返家乡”故事,看看他们的别样风采!

姓名:周宣伊

专业班级:23级计算机应用技术2班

实践地点: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得益于“返家乡”社会实践平台,这个暑假,我有幸成为涪陵区珍溪镇反诈宣传基层服务队伍的一员。此次实践中,我被划分到反诈宣传组,核心工作是向乡村群众发放反诈手册、讲解典型诈骗案例,协助搭建宣传展台,同时解答群众关于各类诈骗手段的咨询,全力筑牢乡村反诈防护网。在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根据不同人群调整沟通方式:面对留守老人,我放慢语速、反复演示防骗技巧;遇到商户咨询,我结合近期刷单诈骗案例详解防范要点。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的假期更有价值,更让我明白作为青年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

姓名:刘俊男

班级:23级软件技术3班

实践地点: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新民镇新民社区

实践出真知,笃行见初心。暑假期间,我有幸成为新民镇新民社区这个温暖大家庭的一员,沉浸式参与到社区治理的日常中。这段实践里,我的工作既有对社区事务的参与:走街串巷收集居民需求信息,细致排查辖区内的安全隐患,耐心协助调解邻里间的矛盾纠纷;也有与社区孩子们的温馨互动——利用周末组织趣味读书角,带着小朋友们读绘本、做手工,还设计简单的安全小课堂,教他们识别生活中的安全风险。无论是处理实务还是陪伴孩子,每一项看似平凡的任务,都让我对“基层治理”与“社区温度”有了更真切的认知。

此次实践,我不仅收获了处理实务的能力,更被基层干部的坚守深深打动:他们扎根一线的不易、对群众事事上心的热忱、“情为民所系”的初心与温情,都化作深刻的触动烙印在心底。而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绽放的笑脸,也让我更懂得社区服务需要兼顾不同群体的需求。我也愈发明白,只有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落地、在服务中沉淀,才能真正读懂群众需求,更好地为社会贡献力量。

姓名:鲁孔姗

专业班级:23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2班

实践地点: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

夏风携热忱,支教赴乡野。这个夏天,我随实践团奔赴重庆涪陵区珍溪镇,参与暑期支教活动,专门为当地留守儿童开设“AI科普课堂”。为了让课堂既专业又有趣,前期我们反复打磨课程方案,仔细调试教学软件,还精心准备了编程教具与激励奖品,只为给孩子们呈现最好的学习体验。课堂上,我们以沉浸式方式带孩子们走进AI世界:通过智能小产品制作实操,让他们触摸科技的温度;用趣味游戏拆解抽象的AI原理,化解理解难点;更手把手指导大家用Scratch编程,从零基础开始创作动画与简易游戏。尽管备课、授课的节奏紧张忙碌,但每当看到孩子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作品,脸上绽放出惊喜与自豪的笑容,我心中的充实感便油然而生。

此次活动不仅让我的沟通表达与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更让我真切体会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力乡村教育的力量,用行动守护孩子们的科技梦想,便是青年一代最有价值的责任与担当。

姓名:马睿

专业班级:23级软件技术2班

实践地点:重庆市秀山县石堤镇海洋乡

盛夏时节,我返回家乡参与了“禁毒志愿者下乡走访慰问困难社会面吸毒人员活动”。在我看来,禁毒之路既需坚守本心——通过科普宣传让更多人认清毒品危害,从思想根源上切断毒品传播链条,从源头上遏制毒品蔓延;也需怀揣温情——给予吸毒人员理解与关怀,让他们知晓始终有人在身后支持,陪伴他们坚定对抗毒瘾。通过这次实践,我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心中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意识也愈发强烈。尽管走访过程中有奔波劳累,但这份经历带来的成长与收获,早已远超付出的辛苦。未来,我将持续关注禁毒事业与社会公共安全,主动把实践中的感悟转化为行动,积极为社会贡献力量。期待下一次的实践活动!

姓名:文竹

专业班级:23级计算机6班

实践地点: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

行之愈笃,知之益明。暑假里,我怀揣着饱满的激情与热忱,身着象征活力与希望的红色工作服,全身心投入到暑期伴学服务活动中。为了让课堂生动有趣、打动人心,我常常提前熬夜打磨课程内容,反复斟酌讲解方式,只为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的表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更教会我以足够的耐心倾听与引导;而乡村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热切渴望,更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深刻懂得作为志愿者的责任,要用知识与陪伴为孩子们的童年添上一抹明亮的色彩。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持续关注相关领域、毕业后投身相关工作,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出我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未来,希望同学们继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展现建工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图\文:周宣伊、马睿、文竹、刘俊男、鲁孔姗

一审:刘晨

二审:胡君

三审: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