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四面山镇政府文化活动室里,一场集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关怀于一体的特色课堂热闹开启。实践团以儿童需求为导向,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创作相结合的方式,为当地孩子筑起安全防线、打开情绪出口,让暑期公益托管班在趣味与温度中更添成长的力量。
安全小课堂:用角色扮演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小课堂以防溺水情景剧《岸边的守护》拉开序幕。剧中,学生小航因逞强在野外小河游泳遭遇危险,同伴晓琪冷静呼救、救生员李姐紧急救援的情节,通过“小老师”们生动的演绎深深吸引了小朋友们。当“小航”在舞台上模拟溺水挣扎,台下小观众们都为其焦急担心;而当“李姐”演示救援动作时,小朋友们纷纷注视学习。饰演晓琪的“小老师”表示:“我们特意加入台词和夸张动作,比如让‘小航’摔进‘水里’时的挣扎,就是希望用童趣化解安全教育的严肃感。”活动后,不少小朋友们拉着“小老师”说:“我不会靠近河边的,河边太危险了吧”。
此外,本次宣讲还进行了出行安全、食品安全、家庭安全与活动安全、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与紧急避险、家长与孩子的共同安全意识等安全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心情脸谱课堂:给情绪一个彩色的出口
在儿童心理健康小课堂上,“小老师”从什么是心理健康、“我的情绪小怪兽”、“交朋友的魔法”、“保护心理小盾牌”、每天开心小练习五个方面一步一步引导小朋友们认识情绪、了解自己的心理变化,近一步帮助小朋友们建立起健康心理防线。

“小老师”们还带领孩子们开展“心情脸谱”创作。5岁的小朋友用红色蜡笔涂满整个脸谱,又突然用黑色画了几道粗线。“这是生气的我,因为弟弟弄坏了我的画册”,在“小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又添上黄色和蓝色:“现在它不生气了,因为弟弟后面跟我道歉了。”



从防溺水情景剧里的紧急呼救,到心情脸谱上的色彩流转,这场融合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的主题活动,既是实践团对前期课程设计的生动落地,更彰显了“三下乡”实践中“育人与服务并重”的温度。通过角色扮演将安全知识转化为直观体验,用艺术创作让抽象情绪变得可触可感,实践团以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把“安全意识”种进心田,让“心理韧性”慢慢生长。
图/文:柏鑫、陈小朋
一审:成真
二审:卢芸霜
三审:尹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