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介绍
立夏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与立春、立秋、立冬并称“四立”,代表季节的转换与过渡。立夏视为气温升高的开端,即告别春天,夏天开始,在每年阳历5月6日前后,此时万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节气三候
一候蝼蝈鸣:初夏时节,天气逐渐炎热,就可以听见蝼蛄在田间鸣叫。
二候蚯蚓出:立夏后,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就可以在大地上看到蚯蚓掘土。
三候王瓜生:立夏时节,气温升高雨水增多王瓜藤曼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节气习俗
尝三鲜:分为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地三鲜一般指蚕豆、苋菜、黄瓜;树三鲜通常为樱桃、枇杷、杏子;水三鲜常见的有海螺、河豚、鱼。

称体重:流行与江南地区,立夏吃完午饭,人们会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挂蛋:人们会在立夏中午,把鸡蛋带壳用清水煮熟,再用冷水侵泡降温,然后用编织好的丝网袋装上鸡蛋挂在孩子脖子上,垂在胸前避祸驱灾。

节气诗词
立夏
陆游【南宋】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蜜,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池上早夏
白居易【唐】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节气书籍
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通APP扫码或搜索节气有关书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