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指尖触非遗:体验磨子土家生肖版画,感受艺术激活乡村脉博

来源/编辑: 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4日 11:28

近日,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财经商贸学院“同心燃梦”社会实践团在李静院长的带领下走进忠县磨子土家族乡磨子乡村美术馆,深度参与了一场磨子土家生肖版画制作体验活动。通过亲手实践,让青年学子零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当地以“艺术激活乡村”的创新探索。

图为李静院长带领学院教师和实践团队参观磨子乡村美术馆

从参观到体验:触摸非遗的温度

在乡村美术馆,实践团成员的身份从观众转变为非遗技艺的实践者。在磨子“土家画乡”骨干画工、农民艺术家黄伟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开启了沉浸式的版画创作之旅。磨子土家生肖版画融合传统木版年画与土家族文化元素,是当地文化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而黄伟本人正是这一实践的生动缩影——他利用农闲坚持创作,作品屡次参展。

17692

图为黄伟为实践队员讲解版画制作方法

FCD99

图为黄伟为实践队员讲解版画制作要点

匠心传承:体验版画制作的精妙

体验活动从分发素描纸、调色盘、排笔、夹子和生肖印版开始。黄伟首先强调了关键一步:“纸张边缘,特别是宽边,必须用夹子牢牢固定在版面上,这是图案清晰、不移位、能反复印刷的基础。”随后是调制颜料的技术活。黄伟现场示范,用排笔在调色盘中左右摆动,调和颜料与水。“状态要像洗涤液,太稠印不开,颜料会堆叠;太稀则颜色淡,印出来发白。”他建议选用红、橙、紫等醒目色彩。队员们仔细观察,动手尝试。

6113E

图为黄伟为实践队员进行调色示范

上色环节最考验耐心与细致。黄伟穿梭指导,目光敏锐:“排笔走一个方向,用力要均匀!”他及时提醒一位队员,“用力过大会使颜料渗入凹槽,边缘就不清晰了。覆盖要均匀,干了马上补。”

当颜料均匀覆盖版面,队员们小心地将纸翻转覆盖其上。用掌心或木蘑菇、平底杯子从中心向四周仔细按压后,迎来了最紧张的时刻——揭纸。“慢一点,轻一点,”黄伟的声音在安静的室内回响。纸张缓缓揭开,亲手印制的生肖图案逐渐显现。面对局部模糊或颜色不匀,队员们并未气馁。“一次成功不容易,版画就是不断调整的过程,”黄伟鼓励道。现场充满了木蘑菇摩擦纸张的沙沙声和揭纸瞬间的屏息凝神。

部分队员在完成核心图案后,受黄伟启发,尝试在作品边框添加土家族特色纹样进行装饰。近两小时的沉浸体验,队员们从生疏到渐入佳境,指尖沾染缤纷颜料,全神贯注于每一次按压与揭起。

119BA

图为实践队员在黄伟指导下为生肖印版上色

艺术激活乡村:非遗背后的振兴力量

谈及磨子乡的探索,黄伟朴实地道出了价值:“农忙时种地,农闲了就画画。有补贴,画好了还能送去展览,对我们农民来说,是个挺好的事。”磨子乡正通过培育像黄伟这样的农民画工、运营乡村美术馆、活态传承非遗技艺,努力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驱动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1C243

图为实践队员展示最终完成的土家生肖版画作品

青春印记:在体验中感悟与传承

此次深度体验活动,让大学生们通过指尖的实践,真切感受到了扎根乡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与蓬勃生命力。专注于调色、上色、按压、揭纸的每一个瞬间,都是青年学子深度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写照。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匠心,在创作中理解传承,为非遗的活态保护和乡村的文化繁荣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与思考。

2020D

图为学院教师和“三下乡”实践团队成员合影

文:刘檀影谭佳

图:全昌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