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助学贷款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资助体系  >   助学贷款  >   正文
#

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建工职院〔2025〕149号)

时间:2025年08月24日 16:42      浏览次数: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根据《财政部 教育部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财教〔2024188号)《教育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教财〔20204号)和《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银监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渝财教〔200945号)等文件精神,现结合学校实际,修订本办法。

第二条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并弥补部分生活费。

第三条 生源地助学贷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70个基点执行。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支付,毕业后的利息由贷款人全额支付。

第四条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规范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的管理与发放,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监督学校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根据职责分工,积极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相关工作。

(一)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学校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的组织实施建立与区县资助部门之间联动机制,审核、录入贷款学生信息,汇总、统计并及时上报定期维护学费标准、打款账户等信息组织开展续贷工作、贷款学生毕业确认工作,协助贷款催收管理贷款学生信息档案,宣传信贷知识,加强诚信教育。

(二)财务处负责提供各年级各专业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信息,办理贷款结算业务。

(三)各二级学院负责宣讲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指导学生申请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做好贷后管理,及时反馈贷款学生学籍异动信息,开展诚信教育加强与贷款毕业生的联系,及时提供学生有效通讯方式,协助贷款催收。

第三章 申请条件

第六条 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三)被学校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录取通知书的全日制新生及在校学生

(四)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本县(市、区)

(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及本人所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

第四章 贷款额度

第七条 按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每人每年额度不超过20000,且不低于1000元。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申请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应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

第五章 申办程序

第八条 生源地助学贷款申办程序

(一)填写贷款申请表并提交贷款材料

1.首次贷款

1)登录学生在线服务系统(https://sls.cdb.com.cn/#/),系统提示通过预申请的,直接打印申请表并签字,按系统提示上传申贷材料;未进行预申请的,登录学生在线服务系统完成注册并填写个人及共同贷款人基本信息,提出贷款申请,打印申请表并签字。同时应如实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原建卡贫困户学生无需提交),作为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依据申办贷款。

2)贷款学生和共同贷款人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贷款申请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原件和户口簿原件(如果贷款学生及共同贷款人不在同一本户口簿上,需携带双方户口簿原件),前往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办理手续或按户籍地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规定在线上办理。

2.续贷。登录学生在线服务系统(https://sls.cdb.com.cn/#/),填写续贷声明。学生打印出申请表并签字,贷款学生或共同贷款人任何一方持签字的贷款申请表和办理人的身份证原件、学生证复印件到原县级资助管理机构办理手续或按相关规定在线上办理。

(二)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申请材料,与符合条件的学生签订贷款合同。

(三)开学后,新生将回执校验码等相关信息录入学校迎新系统,老生将回执验码等相关信息录入学生成长关爱平台。辅导员、二级学院在学生成长关爱平台审核学生贷款信息无误后提交。党委学生工作部于1010日前按相关规定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贷款系统中录入回执信息。

(四)国家开发银行审批。审批通过后,贷款学生的个人信息和贷款情况直接进入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第九条 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和家长为共同贷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第十条 共同贷款人条件

(一)原则上应为贷款学生父亲或母亲。

(二)贷款学生父母由于残疾、患病等特殊情况丧失劳动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的,可由贷款学生其他近亲属作为共同贷款人。其他近亲属作为共同贷款人时,其年龄原则上在25 周岁(含)以上,60 周岁(含)以下。

(三)如果贷款学生为孤儿,共同贷款人则为其他法定监护人,或是自愿与贷款学生共同承担还款责任的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

(四)共同贷款人户籍与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均在本县(市、区)。

(五)未结清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不能作为其他贷款学生的共同贷款人。

第六章 贷款发放

第十一条 学生贷款申请经贷款银行审批通过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将学生欠缴学费、住宿费等费用转到学校账户(其他银行贷款的,学生需自行在贷款银行APP将欠缴学费、住宿费等费用转至学校账户)。学校财务处收到贷款后及时清算,并将清算结果反馈给各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通知学生线上查看学杂费缴费情况,自行在线上打印缴费发票。如所贷金额有结余,学生自行到对应代理结算机构APP提取结余资金用于生活费。对既办理了助学贷款又自己交了费的学生,由财务处提供相关数据,各二级学院完善学校规定的学生银行卡信息后将电子档和盖章后的纸质件交财务处办理退款。

第十二条 生源地助学贷款按年度申请、审批和发放。一个学年内的学费、住宿费贷款,银行一次性发放。

第七章 还款期限与还款方式

第十三条 生源地助学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学校剩余学制年限加15年确定,最长不超过22年。学生毕业后的5年内为还本宽限期,宽限期内只偿还每年的利息,宽限期后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按贷款合同约定,按年度分期偿还贷款本息。

第十四条 生源地助学贷款正常还款时间从学生毕业当年91日开始计算,正常还款日为每年的111日至1220日(最后一年为91日至20日)。

第十五条 贷款学生可申请提前还款。提前还款可一次性结清或部分提前还款(部分还款金额须大于500元且是100元的整数倍)。每年1月至10月的15日前申请提前还款,当月20日为还款日期;16日后申请,还款日期为次月20日;1016日至1215日之间申请,还款日期为1220日。

第十六条 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学生可以通过支付宝、云闪付线上还款,也可以到就近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刷卡或刷支付宝、微信付款码还款。在其他银行办理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具体还款方式请咨询借款银行。

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十七条 贷款学生如未按照与经办银行签订的还款协议约定的期限、数额偿还贷款,经办银行将对其违约还款金额计收罚息。

第九章 贷后管理

第十八条 获得贷款的学生因故死亡、休学、退学、升学、出国和被开除学籍,以及其他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等学籍异动情况,辅导员须告知贷款学生或共同贷款人及时前往县级资助中心办理合同变更或提前还款。在贷款使用期间转学的学生,必须还清贷款本息后,或与待转入学校和相应经办银行办理该生贷款的债务转移后,方可办理转学手续。

第十九条 各二级学院要加强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组织贷款毕业生毕业前进入学生在线服务系统进行毕业确认并上报毕业确认情况统计表。辅导员须提醒并督促学生按时按约还款,保障还款率达到95%以上(不包括95%)。

第二十条  党委学生工作部和各二级学院应加强贷款学生的信息管理,妥善管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相关信息资料,及时为贷款银行提供相应的信息。

第十章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若遇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整,以国家助学贷款最新政策为准。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2591起实施。原《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建工职院〔2024116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学校授权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解释。

 

下一条: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建工职院〔2024〕116号)

  •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公室(学生活动中心一楼121室)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联系电话:023-61968116    023-61968121      邮箱:2814622686@qq.com
  • 技术支持:信息化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