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我校在思政厅成功举办第8期“清源·渝小筑”科研沙龙活动。本期活动以“金秋蓄力凝研智,研路筑梦赴新程”为主题,由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张续光主持,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及60余名科研工作者参与活动。
活动开篇,重庆大学郑怀礼教授作《科技奖申报经验交流》主题报告。报告紧密围绕科技奖的申报核心需求,系统解读政策导向、评审标准、材料撰写规范与流程管理要点,并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了成果凝练与亮点呈现的关键路径,为报奖团队提供了针对性指导。在互动交流环节,各科研团队代表踊跃发言,围绕申报材料打磨、成果价值挖掘等具体问题与郑教授展开深度探讨,现场交流氛围热烈,干货满满。

本月正值首个“全国科普月”,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实施,原“全国科普日”升级为“全国科普月”,标志着我国科普工作迈入制度化、常态化、全民化的新阶段。张续光介绍了学校“智能建造科普基地”“重庆数字非遗科创基地”“建筑思政馆”等3个科普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情况,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普事业,以专业力量服务社会公众科学素养提升。
在科研诚信教育环节,张续光带领全体参会人员学习科研诚信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强调科研诚信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线”,要求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要严守学术规范、筑牢诚信底线,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守护学术净土。
随后,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对2025年上半年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既肯定了各二级学院在项目申报、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也客观分析了当前科研任务推进中存在的短板与面临的挑战,并对下半年科研工作重点任务进行了布置。

最后,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张银会作总结讲话,强调要以此次沙龙为契机,借鉴先进经验,提升科研成果质量与申报水平,全力冲刺科技奖项新突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筑牢支撑。
文:覃丽倩 图:洪雪莹